设置

关灯

285. 诸侯 这群诸侯坏透了(捉虫)(第1/4页)

皇城, 政事堂。
施鲲拿起一份公文看了看,提笔写了片小纸条夹进去,一件事就算完成了。另一边, 王云鹤也做着同样的事情。二人的白
施鲲又打开一件,吐出一口气,顺手将公文往桌上一扔,
施鲲道“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这不, 诉苦的又来了。”
王云鹤微微一笑“哪怕是省油的灯,它也得烧油。”
施鲲自嘲地笑笑“老了,反而沉不住气了。”
两个老人对望一眼, 有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王云鹤问道“又是谁”
施鲲道“卞行。”
王云鹤道“他他怕是真不太行。”
施鲲抱怨一声“他怎么取的这个名字”
玩笑话一语带过,施鲲鹤道“第十四个了。”
“第十五个。”王云鹤说。
“那一个是谁”施鲲看着王云鹤桌上摊开的另一份公文。
王云鹤道“祝缨。”
施鲲道“他一向不省油。”
“已经够省的了, 还要他照亮呢,怎么能不给灯油”
施鲲道“莫提莫提, 自从下令各州转运粮草, 诉苦的都各有理由。倒像治下不是朝廷分派给他们代署,而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似的死护食,让出一口来都要叫半天辛苦,叫朝廷记着他的好,给他犒赏。”
王云鹤沉下脸来, 低声道“全听朝廷的令、年年粮草交足, 也未见得全是好事。遇着成不佳,凑齐了、超额交了,官员们的考核面上都好看了, 这一丝一缕都是从百姓那里来的。是拿民脂民膏换他们的前程似锦。”
两人都沉默了,施鲲道“先将各州的事都抿一抿,再作区处吧。”
王云鹤道“只怕麻烦比预料的要多。”
“那也不得不管一管了,唉,本以为我能够安安稳稳休致的。”
“你”
施鲲苦笑一声“都这个时候了,哪怕再羡慕陈公,我也不能
王云鹤道“虽是老毛病,狠不下手来就怕积重难返。此事不能拖,得加紧了。”
两人都是从地方上干上来的,自然知道地方官员的难处。朝廷考核官员,租赋不足是个大缺点。哪怕官员心里有百姓,也得掂量掂量不能回回都要减税。刺史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还有整个一州的官员。大家都是走仕途的,既要上报君王、下安黎民,也图自己一个朱紫加身、封妻荫子。
所以稍轻一点的灾祸减产,只要能糊过去,地方官员通常会不报或者轻描淡写,然后将租赋足,以向朝廷显示自己的能耐。有良心一些的官员,自己衙门里的少留一点,百姓不至于太困苦。不太
风调雨顺的时候能够维持下去,下一年成好了,有心的官员会将上一年的窟窿力填一填。没心的官员就把坑留给下任,一任叠一任,形成一个给前任填窟窿的官场传统。填窟窿第一要义,是
百姓日子能过得下去的时候,也没人会跑到京城告状说官府照旧他们的税了。官员自己当然不会说,朝廷虽不时派员下去巡视,但是如果没有点本事也很难
如此一来,一旦有灾变,后果就会被放大。报上来就说明地方上已经处理不了了。
这是
朝廷里的老鬼们也不傻,为防这种情况,也不是报灾就马上免、马上赈,而是部分免除和暂免,可以记账,于是“逋租”就诞生了。
施、王二人一见报灾就开始着手了。两人先是派干员到北地各州严查,这一回是要瞪起眼睛来,还真查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账上有粮、库里没有。托近些年没有大灾的福,暂时没有促成大祸。
二人先是奏请皇帝暂免了北地今年的部分租税,又下令调集仓储预备赈灾。以各地官员的虚账来说,王云鹤认为北地府库的存粮是有问题的,不能等下一个坏消息报上来再想,得提前防止缺粮。采取一程一程传递的方式,以中间门仓调粮转至北地,再以南方的粮食填充中间门仓。
也就有了祝缨等人到的措辞毫无回旋余地的公文。南方这些年年景不错,又渐推广了稻麦双季,粮食应该比较充足。
然而,能做到刺史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刺史本人省油,刺史身边的人就会更加费灯油。
政事堂接连到了数州刺史诉苦的公文,他们没敢拒绝,但无一例外都说自己很困难。百姓本就不如北方富裕,宿麦才刚刚种,还欠着祝缨的麦种,这小王八蛋每年都催大家还债。
他现
卞行的信与别人不同,他没提祝缨,但是提到了自己的辖区变小了,所以税要少。又,设新南府,也是一笔花费,实
祝缨当然不会提自己是个债主,她诉苦说自己已经出去几万石的麦种了。然后笔锋一转,认为北地这个问题有点严重。大灾之后,民间门愈苦,就会产生兼并,一旦兼并,地主总有各种办法避税,朝廷、官府能够税的土地变少,但是税赋总数不变,就都转到剩下的平民头上了。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所有人都拿“百姓”来说事,说自己辖下的“父老”十分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