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到门口了, 再说不见也不合适,鲁刺史清清嗓子“请进来吧。”
来人答应一声,急趋而出, 身边的仆人问鲁刺史“大人,这些箱子”
“放
杭勤再次陷入了手足无措之中,
他又有点懵了。
如非必需,祝缨极少摆谱,都是以安静平和示人,杭勤感觉还不明显。鲁刺史则不然,他早过了五十岁, 略
祝缨一进书房就看到正
鲁刺史用不太
祝缨道“是。”
鲁刺史狐疑的目光往杭勤身上一扫,杭勤打了个激灵, 赶紧低头站好。
祝缨道“这是杭勤。”
“这名字哦”鲁刺史又扫一眼杭勤身上的书生袍。
国子监没有给学生
既然是自己治下的学生,祝缨将人再带过来,鲁刺史就要过问一下了。如果是学生犯了错,他也得稍稍维护一下的。
鲁刺史道“你带他来是有什么事么”
祝缨道“向您报个喜。”
“嗯什么喜事是我不知道你先知道的”鲁刺史口气并不责难,而是好奇。
祝缨道“福禄县的县令、县丞都缺了,不能一直不管。县令得选个有点经验的,县丞倒是可以以学生充任。巧了,梧州也有两个保送的学生
鲁刺史“哦”了一声,又将杭勤再看一眼,杭勤有点抖,刚回来的一点机灵劲儿又没了。鲁刺史的卖相是官场里很有压迫感的那一种,严肃,沉穆,声音也略低沉一点。
祝缨道“怎么傻乎乎的鲁公既然挑出了你送到国子监,就是看你有过人之处。出了家乡,这就是你最亲近的人,怎么反而说不出话了呢不是鲁公选的你,我也不会想见你。”
杭勤听她这么说,又恢复了一点机灵,忙上前给鲁刺史见礼。
鲁刺史被塞了一嘴的人情,味道还不错,清清嗓子,杭勤头皮又是一麻。只听鲁刺史说“祝刺史明强干又待人和善,既看中你,你就是有可取之处,不必如此拘束。来,坐。”
三人坐下,杭勤只敢坐一半椅子。
仆人上了茶,鲁刺史看杭勤也敢小喝一口,再看祝缨,又想起来这人初见自己时的样子。心道杭勤这样才是正常的年轻人嘛
不由对杭勤又慈祥了几分。
话还是对祝缨说的“你是个能做大事的人,不声不响就将事情办了。什么时候都这样,可谓谨慎。”
“您过奖了,不过是好面子,怕先宣扬了又办不成,要被人取笑。”
鲁刺史笑道“你岂有办不成的”
“办不成的我不说,您就不知道,还当我能干呢。”
鲁刺史又笑“每次办成了都要吓人。”
取笑几句,鲁刺史也勉励一下杭勤,让他“好好跟着祝刺史学,福禄县是祝刺史曾任过的地方,你到了一定要虚心求教,不可妄自尊大。”
多啰嗦了好几句,杭勤也都老实记下了。
鲁刺史对他说的话也就到这里了,接下来他主要是对祝缨说的“我预备回去了,你呢”
“也快了。家里也
鲁刺史道“是呀,不看着总不能放心。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的。”
“您有何指教”
“我观识字课本可以做蒙书来用,你那里还有多余的么若有,再给我几本,我带去翻刻一些。”
祝缨道“还有一点,您要多少”
“我自留一本已经有了,你再给我两本做样子。”
“好,明天回头我就让他们送过来。”
鲁刺史道“你
“还好。往年熟人也调了几个走,万幸还有认识的人。大人呢”
鲁刺史“只要不得罪狠了,不过分的要求吏部不会故意为难。”
但是想要指定某人做某官,那就得看各人的本事了。
鲁刺史做了许多年的地方官,与吏部交道也熟。祝缨祖宗八代没个显贵,估计得是因为陈相,这位祝缨的同乡,曾以丞相的身份兼领过一阵的吏部。看陈大公子与祝缨的相处,得有点穿针引线的作用。
鲁刺史心里评估着,生出一点“后生可畏”的感慨。祝缨示好,他也就接了,给子孙结善缘也是好的。所以他才要“翻印”,因为识字课本上也印了祝缨的名字。鲁刺史准备翻印个几百本,自己再添个小序,把祝缨也写一写,夸两句,把自己的名字也添上。
祝缨与杭勤
“你来、你来。”
“我看您准备得比我快,路也比我近,回去也早,要不,您回去打
“好。”鲁刺史笑眯眯地答应了。
祝缨于是带着杭勤告辞。
出了别院,杭勤才彻底清醒过来,暗自后悔我刚才没有好好说话,别是出丑了吧
他又有点患得患失了。
祝缨却对他说“走,先给你裁几身衣服,现
杭勤哪里知道做官的门道他还以为上官给衣服是惯例呢。其实地方官还真有一点这个意思,但是应该是县令干这个事。公廨钱中的一部分就是由主官分配的。
祝缨带他去量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