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也就按归习惯将这些花用了。这笔钱查账也不好查,因为公廨田还
“不就是显摆他自己吗咱们县里的学生,大人来了之后才像点儿样子,哪经得起他个个都得认他是第一,是才学。他要下乡,咱们得先去给他安排着,耽误多少正事。”
祝缨道“他抽的税并不重。”
童立悲从中来“是大人待我们太好”
他是祝缨一手选出来的,选他们这一批人做衙役的时候就留意让他们与“豪强”少沾边,家境并不富裕,亲戚也没什么有钱人,对官员的感受更深。确实,尚培基抽的税都不叫重,但是祝缨
哪怕只是一个县令,只要一句话,也能叫底下的老百姓难受好几年。祝缨下乡,还不爱排场、不让人事先准备。尚培基就要看一个“田园鸡黍”。开始,大家以为他跟祝缨似的,不想他第一次下乡,就皱眉,说这不像样。大家伙儿只能准备着。
祝缨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他是有心做事。”
“他光花钱不挣钱呐那哪儿行”
祝缨道“他是朝廷官员,再换一个未必比他更强。”
童立更悲愤了。
祝缨道“留给福禄这许多士宦人家,就是为了这个时候用的。你们都还有良心,你们要是逢迎他,与他一同欺压百姓,会过得更舒服些。你们没有这样做,我很高兴。”
童立抹了一把脸,心道那大人是不反对我们同这个傻县令作对了好的
他说“咱们只凭良心做人罢了。”
祝缨道“有良心就好。外来的官员是外人,你们才是这里的人,走不脱的。乡里乡亲的,人一穷就经不住风波,你们也多照看一些。你与小吴他们也很久没见了吧一起吃个饭再回去。”
“大人是咱自己人离了福禄也是自己人大人可别将咱们当外人”童立有了底气了。祝缨让人给他打水洗脸,拾整齐了再出去。童立心道大人就是会心疼人,别人比不了。
祝缨临行前还有许多事要做,走后将梧州托给章别驾,章别驾管不到山里,山里的事就要她亲自来安排了。跟童立吃了个饭,她就通知五县的县令都过来州城开会。他们也要缴一定数量的粮、布,就都亲自押送下山来。
祝缨召他们
几人坐定,祝缨先与他们寒暄,问路上辛苦,然后说了自己今年要进京,到明年才能回来,有事就趁早说。
贸易的事情,由于她的离开,当然就不太方便了。祝缨道“起初是为了路上安全与交易的信誉。这些日子下来,什么人可信、什么人耍奸大家也都有数了,也不用我每次都去。不过是大家信得过我,又觉得随我走安全。如今索宁已除,也没人袭击商人了,我已下令,他们愿进山交易,就还
各县都答应了。
苏鸣鸾道“义父还有什么事要我们做的吗”
她对苏鸣鸾说话就直白“我要带小妹进京,你有没有意见”
苏鸣鸾有点犹豫,祝缨道“看看山外的世界不是坏事,现
苏鸣鸾果断地道“就听义父的。”
至于郎睿,祝缨反而不太想带他,因为这孩子年纪还小,容易生病。万一带不好,给人孩子折路上了,可就说不清楚了。
她对郎锟铻道“你们父子,顶好不要一起离开梧州,你跟着他一同走也不太合适。”
郎锟铻很快领悟,颇有一点感动“义父想得周到。这孩子您还是带他走一遭吧,一路能教他一些,就算小,记不住,也是经历过了比不知道强。换了别人,我也不放心他跟着进京。”
山雀岳父听了一咧嘴,道“叫他舅舅陪他一起吧。”郎睿的舅舅就是山雀的儿子,刚好林风
喜金与路果急忙也要自己的儿子跟着,他们俩看明白了,跟着刺史通常会有好事。
于是,年纪最小的是郎睿,连同祝炼、项渔,其他人的年龄都超过了十岁,
最后祝缨还要安排一下家里,她从山上带下来的男女也适应了府里的生活,胡师姐随她走了,顺便带走了四个女护卫,给家里留了六个。十个男护卫里,她也带走了四个,余下的还是归侯五管。四个男护卫里,包括了那个最早会说山下方言的人。
丁贵等四人她也带上了,祁泰却是留
祝缨又召来项安,项安近来为糖坊忙碌,风风火火地又瘦了一点。祝缨道“你好忙”
项安笑道“忙起来是好事。”
祝缨道“你们兄妹三人分
项安道“能有得事忙,倒也不嫌寂寞。只有没有正事的时候才会瞎想。我倒宁愿忙一些。”
祝缨问道“那你想不想换个事忙”
项安道“有别的事要做我吗”
“愿不愿意”
项安迟疑了一下,问道“是大人有别的安排吗如果没有,还是让我将糖坊再打理好,至少将新坊建好再走。这临阵换将,不但战场上忌讳,干什么事都忌讳”
祝缨道“好,你说了算。”
项安一喜,笑道“好”
祝缨道“阿渔我带走去见他爹,顺便见一见京城。怎么样,缺了一个小帮手你会不会忙不过来”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