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62. 放心 名上实下,赔光根基(第1/4页)

“拜见义父。”
赵苏理起新裁的青袍拜倒
经过了国子监的考试, 再过吏部一道选拔,他得了一个县令的职务。朝廷对官员一向优容,新任命的官员可以有一定数目的假期, 视其任职地与原籍天数不等, 允许官员
赵苏要办的事很多, 打从吏部领到了告身就忙得不可开交。先是跟
吏部给他派了一个下县的县令,品级不高, 到了地方能自己做主, 这里面必是有义父的情面。
赵苏离京城更加不敢耽误, 一路疾行, 第一站就是梧州的州城。这里以前是南府的府城,赵苏年轻的时候曾到过几次。一些记忆中的地方都改变了, 此间门变化与福禄县一样,无不显出一股“变得更好”的气象。
怀着“若将来我的治下也能这般脱胎换骨就好了”的想法,赵苏到了刺史府,此时他还未曾还家, 没有看到福禄县的情况。
府里已知他要回来, 早早就准备好了,此时已是五月中, 南方已经炎热难耐了。赵苏
侯五
赵苏状似无意地说“府里人比以前多了,也更有规矩了。”
侯五道“哎,大人面前别提,还不是那个白眼狼”
赵苏脸一沉“哪个”
侯五低声把石头的事说了,赵苏道“原来如此。你也休气,他是自己作死。”
两人搭了几句话就到了祝缨的面前。
祝缨看赵苏,比去年又多添了一点意气风
赵苏拜完了义父才说“托义父的福。”
祝缨道“还得你自己有本事。”让他起来,又让人把苏喆、郎睿、祝炼带了过来。
苏喆得管他叫舅舅,但已不怎么记得还有这么个表舅了。一旁郎睿更是茫然。赵苏对这三个人颇有耐心,跟苏喆小提了两句阿苏家寨子里的事,对郎睿更是和气,问一下郎锟铻现
苏喆问道“阿舅为什么不问我的功课呢”
赵苏轻描淡写回了一句“你的功课,我问你阿妈就知道啦。”
苏喆对他扮了个鬼脸,赵苏也不说她不稳重,两个人颇有一点默契。
赵苏又问张仙姑和祝大,祝缨道“他们有年纪了,我送他们进山避暑了。”
赵苏道“要说山里的好处,避暑算一样。儿也要回乡探亲,正可拜见阿翁阿婆,只是不知二老是
祝缨道“别业里,过几天回来还赶得及给你送行。”
赵苏道“原该我去请安,怎敢劳动长辈”
“你那假期,还是省着点用吧。回家有你忙的。”
赵苏是福禄县几十年来第一个正经授了一县主官的人,
赵苏风风光光地回到了福禄县,又与顾同等人不同。顾同从来就是整个儿的福禄子弟,赵苏以前只能算半个,如今倒
他将苏喆先交给母亲,赵娘子揽着侄孙女,又看儿子,眼中饱含热情。其中之关切,也抚平了一些赵苏童年时的遗憾。他爹赵沣更是高兴,先放了一长串的鞭炮,又祭祖,又是要摆宴席。
赵苏也不拒绝,
赵娘子带着苏喆去热闹,又絮叨着要安排一下自己的儿子跟嫂子、侄女见个面什么的。赵苏道“祭完祖,我也想给舅舅上炷香。”时至今日,他也不去想什么舅舅对他好是有什么企图之类,幼年时舅舅确是给了他许多的关爱。
赵沣又问“拜见过你义父了吗”
赵苏道“小妹就是我带回来的。”
赵沣一拍脑门“哦,对对对”他乐疯了又跟儿子说,县里的士绅们要请吃饭,又要叮嘱赵苏临走前得再跟义父请教,还说要给赵苏成亲的事。
赵苏别的先不问,看母亲带走了苏喆,才问父亲“爹说我的亲事要说哪家难道已经定下来了”
赵沣道“我们请教过你义父,他说如鱼饮水。你呢怎么想”
赵苏道“爹娘怎么想”
赵沣道“你娘还想你娶寨子里的姑娘,说也有下山进番学的。我看你还是娶个同乡的好。你说呢”
赵苏道“我想求娶祁先生家的小娘子。”
赵沣扶了扶下巴“什么祁”祁泰,一个不知道怎么说好的人。他的女儿倒像是个利落的姑娘,可是这爹实
赵苏道“我
婚事他早就
赵沣道“咱福禄也有淑女。以前不好说,现
赵苏仍是摇头“还是书识字的好。她是京城人氏,官话也好。且与义父家相熟。”
赵沣低声道“我本以为你义父会为你安排亲事的。要是他做媒,必会更佳。”
赵苏笑笑“他老人家自己还没定下来呢。”
赵沣拗不过做官的儿子,道“你想好了咱们就去提亲。要能请得你义父做媒,那就再好不过啦”
父子俩嘀嘀咕咕,赵娘子又与苏喆说话。赵娘子很欣喜于娘家侄孙女也得到重视,也问一问苏喆都学了些什么。苏喆道“阿翁才带我去山里种地了。”
赵娘子大惊“什么你种什么地不是要学本事的吗怎么让你种地了”
苏喆却不觉得辛苦,笑道“姑婆莫急,阿翁说我得知道种地的人是什么样的以后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