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61. 新人 你们都如愿了吗?(第4/5页)

/> “好。”
祝缨没有见巫仁,花姐的事情她知道即可,并不插手。新任的福禄县令尚培基正
尚培基有点小小地激动,一路颠簸,他总算到梧州了
看到那块写着“梧州”字样的界碑的时候,他差点想坐
他是北方人,四月里到南方,将衣箱翻了个底朝天,找出最清爽的夏衫穿
还好,驿丞的官话说得还能听,尚培基与驿丞简单地交流了一下之后,得到了休息的地方,驿丞则将消息传回了梧州城。
祝缨派人通知了莫县令与福禄县的童立等人。莫县令是福禄县之前的主事者,童立等人现
尚培基没想到自已已经惊动了刺史,第二天赶到梧州城的时候还怕自已来得突然,未必能见到刺史本人。他先到刺史府投帖,做好了让他回去等候的准备,不想门上很热情地说“原来是尚大人请稍待,小人这就进去禀报。”
尚培基很顺利地被带到了签押房,正式见到了“传说中的祝刺史”。
见面之前,尚培基对祝缨有着许多的臆测。这人太能搞事了,尚培基的心里,这得是一个气势逼人的上官。到了一见却是一个看着比自已还年轻的文弱年轻人,如果不是确认自己到的是真的刺史府,这人又没有须,他甚至怀疑是有人骗他。
祝缨道“尚县令”
尚培基行了个漂亮的礼,祝缨看他,三十上下,一张国字脸,一部漂亮的短须。这与履历合得上了。
尚培基不但是个“新任县令”还是个官场上的新人,他考的进士科,所以这年纪就比祝缨考明法科刚做官的时候大上许多翻了个番还要往上蹿,他今年三十一。
祝缨道“请坐。”
尚培基坐了下来,拱手道“下官初来乍到,有不周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好说,好说。”
祝缨与他闲谈几句,询问一点路上辛苦之类,又问他“可带了家眷来”
“未曾,岳母疼爱女儿,不令远行,留
“哦。令岳是”祝缨从他的父祖三代的履历上也没看出有什么出的,都是“良民”,没有官职。
尚培基无奈地道“她家原
祝缨道“你这岳家可有些来历,你当努力。”工部的蔡侍郎也不是个凡人,他爹是皇帝
“是。”
祝缨又说“请别驾他们过来。”丁贵去请人的时候,祝缨又告诉尚培基先认一认府里的人,以后有往来方便一些。
很快,章炯等人都来了。
尚培基
祝缨道“以后相处下来就知道为人了。来,认一认,这是莫县令,福禄县之前是他代掌。”
尚培基又与莫县令见礼,莫县令道“尚令赶上好时候啦刺史大人亲手将福禄县打造成如今的繁华模样,我接手的时候就没再费力去想平逋租之类,如今福禄县府库充盈,你是好运气呀”
尚培基也听说了会接前任的烂摊子,但是想祝缨往朝廷报的都是喜讯,当不至于差太多,于是也含笑听了。
祝缨又留他用饭,第二天,派了个王司功将尚培基送出城去。
尚培基带着几个仆人,
他想做主官,这样免于掣肘,岳父家找来找去能安置他的也就是这里了。远,但是祝缨拾过了。蔡侍郎有一个理论祝缨这小子出身寒微,大家都说他能干,能干不能干的姑且不论,这一路高升的运气是真不错跟他沾边的人几乎都升了
让侄女婿过来再蹭一波,妥。
尚培基南下之前得到了一些叮嘱,见祝缨的时候也比较礼貌,看祝缨也是个正经人。梧州,偏僻之地都有点繁华的样子了,街上百姓虽不像京城富足,但都透着一股生机。
尚培基还算满意。
他一路到了福禄县,童立等人也恭敬地迎他进城,请他进衙,给他交代一应事务。尚培基也粗粗地看看档案、再查查仓库,真如莫县令所言,府库充盈。
尚培基心道好如此正可大展拳脚了
他也拜会县中父老,再去县学,又召集县衙官吏人等问事,最后新看了市集的识字碑,顺口问了几个小贩识不识字之类。
福禄县的百姓对县令总有一点亲切的意思,给他唱了一段。
尚培基心道祝刺史倒没有谎报政绩,确实干了许多实事哩。
接着,他就觉出不对味儿来了。福禄县的商贾之势太盛。做事都要讲个钱,讲个利,这让尚培基不是很喜欢。他先问“会馆”,县里的士绅们告诉他其中的利润,连同乡要借住也得付钱,随行捎带书信、货物也要付钱。还有勾兑钱币之类。
样样不离钱。
县里的女子也很猖狂,已经超出泼辣了贫苦人家妇女抛头露面也就罢了,什么样人家的妇女都能骂两句丈夫。有女差就罢了,这是为了男女大妨,但是男女差役一处吃饭真是让人看不下去
尚培基先下令,明申“大妨”,听说是祝缨
又出了个告示,申明了伦理纲常。再召来士绅,让他们要“淳厚”,给同乡人搭把手再钱,这不就坏了风俗么
最后,他给祝缨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长信,

天才1秒记住:5LA.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